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當前“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將有利于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進一步優化中國電信的算力資源布局,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布局進一步完善。
從算力資源布局角度,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將推動業務需求和各類建設條件向八大節點集中,因此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電信的算力資源向核心區域集約布局,使得資源配置更加精準,資源利用更加高效,有效彌補東部資源的不足,同時充分盤活西部資源;
從降低運營成本角度,一直以來,數據中心的能耗高居不下,2021年1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將數據中心定位為高能耗產業,以中國電信為例,2021年數據中心耗電達到56億度,占總耗電量的20%。此次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布局要求能源網和算力網高效協同,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
從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布局角度,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不同,是將數據中心、通信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安全等融為一體,從而構建新型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中國電信早在2020年就明確了2+4+31+X的數據中心/云布局。這一布局不但契合發改委規劃,而且面對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先發優勢明顯。
其中2指在內蒙古、貴州兩個樞紐的內蒙古和貴州數據中心園區,定位為全國數據存儲備份、離線分析的基地;4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四個樞紐的布局,定位為熱點地區高密度人口高頻次訪問的視頻播放、電子商務等實時要求較高的業務承載;31+X為包括甘肅、寧夏兩個樞紐在內的為31省及X個重點城市的布局,重點定位為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機、工業互聯網、AR\VR等超低延遲、大帶寬、海量連接的業務。
中國電信是國內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中國最大的IDC服務提供商,擁有794個數據中心,機架50萬個。目前,中國電信在2+4區域擁有數據中心機架規模40萬個,占比達到80%。
在內蒙古——將成為亞太最大的互聯網數據交互中心
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愿景規劃42座機樓,占地面積1500畝容納10萬個機架,100萬臺服務器截至目前正式投產8座機樓,2萬個機架上柜率達到78%,56家企業入駐建成后將是中國最大的云計算園,區亞太最大的互聯網數據交互中心。
借助內蒙古能源優勢,目前內蒙古信息園綠電占比已經達到60%,通過中國電信云網能力的加持,內蒙古信息園目前做到了,十三個主要城市的百G互聯,至北京時延4.5ms,成為中國電信骨干網一級節點。在安全能力方面,內蒙古信息園通過等保三級等安全體系認證,還有天翼云的安全資質和云堤加持,同時打造一體化的專業化定制能力,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
在貴州——中國電信最大的云資源中心
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建設總投資70億元,占地586畝,建成后將具備29座數據機樓、5萬個機架、80萬臺服務器的超大運行能力。園區已啟動的1期工程,共交付了1萬余機架已入駐教育部、BAT、iCloud、華為等一大批知名客戶。
貴州信息園以具備120萬核云資源能力成為中國電信最大的云資源中心,園區榮獲了“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認證”、“國家大數據重點企業”,也通過國際領先的Uptime M&O認證。標志著園區在建設規劃、業務發展、運維保障上得到了各界的鼓勵及認可。
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是貴州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項目,也是貴州省現行業務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計算貴州信息園觀摩視察,對中國電信在信息基礎建設作出的努力進行了肯定,并殷切囑托中國電信志存高遠。
在京津冀——中國電信最高標準智能算力園區
京津冀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定位于中國電信推動“云網融合”的重要節點和保障,將建設成為中國電信最高標準的智能算力園區,項目占地面積246畝,總投資約102億元。建成后具備50萬臺服務器承載能力,將成為京津冀大都市圈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使天津市數據中心能力實現翻倍增長。
項目秉持全新、現代、綠色、高效的建設理念,大力推動數據中心分布式鋰電DPS、背板空調、間接冷卻蒸發等新技術的使用,同時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綠電清潔能源和余熱回收技術,智能算力中心PUE(電能使用效率)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在成渝——聚集“東南西北”四大數據中心
中國?雅安大數據產業園(川西大數據產業園),位于雅安數字新城的中央活力區,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規劃。綱要明確合力打造的數字產業新高地,四川省委確定的“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的核心載體。
中國·雅安大數據產業園綜合運營成本僅成渝平均水平60%,具備1.2萬個機架交付能力,超15萬臺服務器正為全球提供海量數據信息服務。已引進大數據及關聯產業項目114個、總投資430億元,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領軍企業入駐,成為中國電信天翼云全國三大資源池之一。是省內唯一四大運營商接入,國內首個獲得“碳中和”“白金級綠色認證”雙證書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
長江上游區域大數據中心/川南大數據中心坐落在四川省宜賓市三江新區,該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億元。大數據中心機房按中國電信五星級機房標準修建,整體規劃10000個機柜的服務能力帶寬可達5T—10T。
川南大數據中心“立足川南、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輻射全球”,重點承接5G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巨量應用數據和高清視頻業務,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南向國際節點,開展國際數據服務。
川東大數據中心作為四川東部及達州市數字經濟的空間載體,聚集達州市云計算中心(災備中心)、5G創新研究中心、產業賦能中心、呼叫中心等業態,是中國電信投資建設的重點區域大數據及通信樞紐中心。
川東大數據中心一期建成規模將達到800個機柜,二期建成規模將達到3000個機柜,互聯網出口帶寬4T。預計將于2022年3月開園、5月投運,提供政務、民生、產業等大數據運用基礎性服務。
川北大數據中心提供365天運維保障服務,政府已上云72家單位,62個系統,,切實發揮對全市信息化項目的統一基礎支撐作用,助力政府信息化建設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發展。
川北大數據中心建成后,將作為中國電信四川公司“2+5+X”數據中心群落布局的重要節點,面向全國開展IDC等數字業務經營。
在甘肅——全國算力樞紐節點慶陽集群
2021年7月20日,中國電信甘肅公司與慶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深入推進數字慶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按照“合作共享、融合創新、智能驅動、引領跨越”的基本原則,加強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慶陽節點直連鏈路網絡、大數據中心集群、天翼云國家級核心節點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發揮電信在通信網絡、5G、AI、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網絡安全等技術、資本和運營優勢,以天翼云生態匯聚數據要素,為慶陽建成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信息產業集聚區提供能力支撐,推動慶陽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2022年1月26日,中國電信甘肅公司正式成立了全國算力樞紐節點慶陽集群建設運營籌備機構,正式派駐籌備組在慶陽市開展工作。
在寧夏——中國電信寧夏省級數據中心
規劃建設中的中國電信寧夏省級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94畝,規劃機架6700架,按照國標A級標準建設,設計PUE為1.2、WUE為0.8。項目一期投資3.5億元,建設運維樓1棟、數據機樓1棟,機架1976架,目前已完成主體建筑、機電項目建設。計劃2022年3月投運,投運后可按照國家一體化數據中心布局及“東數西算”戰略要求,根據資源承載情況適時建設擴容。
在江西——中國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
中國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2019年投入運營。中心規劃總面積12000平米、1600個機柜,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建設建成機柜708個。
中心按照國家A級機房標準建設達到國家三級等保要求,構建了“5S”安全體系從系統、保密、持久、標準和服務五大板塊,打造安全可靠的云基地并作為核心節點之一,納入中國電信整體資源池整體布局與南昌的中部(江西)云計算基地形成省級“雙核”節點。
作為江西省“十四五”和數字經濟重點項目,承載了政務云、醫療云、教育云、工業云、云電腦、天翼看家等業務,成立了九江市大數據產業聯盟和江西省5G+智慧化工產業聯盟,建成了九江市大數據應用實驗室、中國電信政務創新示范基地、中國電信(江西)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九江市智能化工實驗室和5G創新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打造了星火化工、TCL空調、科翔電子、神華發電等一批重點企業的工業互聯網標桿應用,以及武寧數字鄉村、德安數字民政和九江市一醫院“5G+孿生健康”等示范項目。
在湖南——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東江湖大數據中心位于湖南資興市東江湖,整體工程占地30畝機架總設計容量10000個、20萬臺服務器該數據中心分三期建設目前建設和投入使用的1號棟機樓總容量為3000個機架規模、6萬臺服務器目前已入駐阿里巴巴、網宿科技愛數科技、長沙銀行、華融湘江銀行、郴州煙草等數十家客戶。
東江湖大數據中心接入帶寬達到3T,實現雙向路由保護,具備標準化的電信專業級大數據運營環境,達到了“鉆石五星級”數據機房標準。同時,東江湖大數據中心是環保節能的大數據中心典范,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和“國家新型數據中心(2021)年典型案例”。目前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已成為立足湖南、面向中南華南、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綠色數據谷、大數據產業孵化園和互聯網應用集中地。
在云南——楚雄大數據中心
楚雄大數據中心位于楚雄電信樞紐樓,整棟大樓在大數據中心建設方面已規劃面積5400平米,布局產業數字化需求,是楚雄州數字數據網絡的核心樞紐成為服務全州各行各業的大數據中心。
樞紐樓中有經中國電信集團評定的全省5個三星級數據中心之一,有中國電信天翼云節點,有州公安局核心業務網絡專用數據中心等,大數據中心有獨立620G的光路通道,每秒鐘可以交換、傳送處理620G的信息量。在已經建成1500平方米、164個機架位、430臺服務器的基礎上,還在全州8縣2市規劃1個大數據中心節點和9個分布節點,預留機房面積10000平方米,可提供2000個標準機柜,支持20000臺服務器搭載能力,可提供運算能力32萬核,存儲容量80萬T的服務器,足以滿足覆蓋全州5-10年大數據應用并輻射周邊區域的需求。
在湖北——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武昌三期
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武昌三期項目被納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戰略合作項目,省級重點項目,建筑面積19900㎡,整體規劃建設2840架機柜,整體按照CQC A級(國標A級)標準建設,可滿足絕大多數高端客戶要求。
為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項目建設應用一整套降低能耗和綜合運維成本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旨在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節能型數據中心。2月16日,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武昌三期項目(湖北國家寬帶研發中心三期)正式開工,該項目建成后將滿足全省持續快速增長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天翼云服務及電信自用業務需求,助力數字經濟大發展,助力湖北武漢成為中國電信華中地區數據中心重要基地。
在河南——中國電信中部數據中心(鄭州航空港)
中國電信中部數據中心(鄭州航空港)項目作為河南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是落實網絡強國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進河南及中部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目位于河南鄭州航空港區,占地138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6.3萬平方米、2萬機架,設計出口帶寬約20T,總投資約34億元。按計劃中國電信鄭州航空港數據中心一期工程,將于2022年6月建成交付并投入使用。
項目以光纖網絡、云計算數據管理中心、IDC數據管理中心、大通路傳輸為建設重點,建成后不僅會對加快發展城市光纖網絡和云計算產業,推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務起到積極作用,也將為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強省發揮積極重要作用。
在青?!袊娦牛▏遥底智嗪P滦痛髷祿行?/strong>
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新型大數據中心坐落于青海海東河湟新區,該項目占地100畝,園區總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10億元,設計數據中心機樓5棟動力中心1棟,運維樓1棟。具有9000架標準機柜,面向省內外客戶提供設備托管、互聯網接入、數據存儲、數據計算、數據交換及異地災備等業內主流的云網服務。
作為中國電信在青海地區的標桿數據中心,新型大數據中心聚焦“云和網融合”“數據和算力融合”“存儲和災備融合”“生態和產業融合”的四大能力,以“綠色節能、安全可靠、智慧開放、高效便捷”為核心,結合青海省優越的地理位置環境、清潔能源優勢條件以及電力供應的優越性,致力打造國家一流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成為懂云的大數據中心、安全的云網災備中心、綠色的智慧產業園。該項目已于2021年12月成功封頂。
按照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布局要求,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在國家樞紐節點的數據中心建設,預計“十四五”末八大樞紐節點數據中心規模占比達到85%,同時,進一步優化東西部比例,使數據中心由現在的7:3調整至“十四五”末的6:4。
為進一步落實“雙碳”要求,中國電信將利用新型節能技術對傳統老舊數據中心機房進行改造,提升能效比例,根據區域特點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打造綠色的“國家云”。
在網絡方面,中國電信圍繞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優化網絡布局,全面提升全國用戶至樞紐節點的訪問質量,全面提升樞紐節點間的連接質量,全面提升樞紐節點內的各個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質量。